春节是我国油脂需求的传统旺季,但经历金融危机后,国内油脂市场却呈现出“旺季不旺”的市场特征。业内人士认为,终端需求疲软和中间流通环节的去库存化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张家港一家油脂企业人士表示,港内当前豆油库存在20万吨左右,属于正常范围。一级豆油上周五出厂价为7400元/吨,虽较前期下滑很多,但仍无法刺激需求。据了解,包括南通嘉吉、莱宝和张家港东海等油脂加工企业库存情况也相对充裕,春节前的需求高峰迟迟未到给这些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销售压力,压价出货的情况时有出现。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华东地区,我国棕榈油主要进口和消费地的广州地区当前同样面临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当地一家大型油脂贸易企业负责人表示,广州地区当前棕榈油库存大概在15万吨左右,市场销售量一般。贸易商和终端需求一般都是用多少采购多少,基本上没有在流通过程形成库存。
油脂市场的需求不足同样影响着我国重要的大豆加工基地黑龙江省。以齐齐哈尔地区为例,当地豆油、豆粕市场需求不振,价格持续低迷。同时,由于本年度大豆减产,国储收购支撑和农民对于大豆价格的期望值较高导致当地油脂企业普遍停止收购本年度国产大豆,市场几乎陷于停滞。
“当前大豆可收购数量极不理想,虽然油用大豆价格涨至1.87-1.89元/斤,但由于农民惜售,市场可供给量并没有多少。”富裕县一油脂企业负责人表示,厂里四级毛豆油出厂价格7350元/吨左右,相对于当前高达1.89元/斤的大豆收购价格,基本上没有利润可言。
另据了解,当地油脂企业基本上都已处于半停收状态,终端需求的不足和价格疲软导致油厂加工动力不强,而豆粕需求不旺也导致油厂利润难有大的起色。哈尔滨地区上周五一级豆油报价7850元/吨,较前日没有变化;佳木斯地区四级豆油7500元/吨,也与前日相同。
经历金融危机后,国内油脂市场当前最为明显的现象就是需求结构层次和贸易习惯的变化,国内油脂市场的信心恢复尚需时日。
“在金融危机以前,这里一般的贸易商都会选择压一部分库存来看涨豆油,比如某企业需求1000吨,一般会采购2000吨豆油,这样价格上涨后能够获得一部分收益。但是现在市场心理明显发生变化,信心不足导致企业压库现象大幅减少,一般都是用多少采购多少,不会出现过量的采购。”一业内人士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