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抢夺油脂压榨原料 大豆紧张或现短缺?

   2011-03-08 159
核心提示:国产大豆食品加工的利润蛋糕正吸引食用油企业加快进入。近日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用于食品加工的国产大豆每年递增约100万吨,2010年总

    国产大豆食品加工的利润蛋糕正吸引食用油企业加快进入。近日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用于食品加工的国产大豆每年递增约100万吨,2010年总量超过1000万吨,占总产量65%。中国的大豆蛋白出口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占据50%的份额。

    大豆协会方面称,从国产大豆种植和产业规模扩张看,未来存在着原料短缺的忧虑。而出口加工的恶性竞争,可能让行业重蹈油脂加工覆辙。

    涌向大豆食品加工

    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现货集散地山东德州市为例,大豆食品加工业初具规模。根据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调查,除分散在乡村的豆腐作坊,德州市有各种机械化大豆加工企业3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家,年加工大豆能力220万吨。谷神集团是其中发展较快的大豆加工企业,2010年加工20万吨,年底二期工程竣工后,2011年加工能力将达到60万吨。产品95%出口到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印尼和南非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谷神集团董事长李登龙介绍,5年前,到中国进口大豆蛋白粉的只有十几个国家,现在有50多个国家来中国进口大豆蛋白粉。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肉食加工、奶粉加工改为以大豆蛋白为配料,市场对非转基因大豆蛋白需求急剧增加。据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统计,2009年加工国产大豆比2008年增长64%,销售额相应增加40%。目前全国大豆加工销售额上十亿元的有两家。2007年上亿元的只有7家,2008年上亿元的有13家,2009年达到24家。据有关统计,中国的大豆蛋白出口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占据50%的份额。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调研发现,国内企业正在争相上马大豆蛋白粉项目。如河北省汇福粮油集团适应非转基因大豆食品市场的需要,制订了3年内把加工能力从200万吨增加到800万吨的计划。自主研发的大豆卵磷脂、减肥食用豆油等新产品很快即可上市。中纺集团也正在准备开设大豆蛋白加工项目。

    国产大豆蛋白加工已经成为大豆加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全国最大的国产大豆加工企业九三粮油集团也加入到大豆食品加工中。九三集团董事长田仁礼告诉南都记者,九三在2010年下半年增加了大豆食品加工的项目,生产豆奶产品,“目前是增加了一条线,一年的加工规模还很小,加工大豆约几十万吨。”不过其同时表示,集团一年加工大豆八百万吨左右,其他还都是做食用油加工,“食品加工市场流量小,不会冲击集团也不会改变主要营业结构。”

   

 
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赣ICP备2022003352号-1  |  赣公网安备361102020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