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和猪油同比上涨20%~30%、优质大米上涨约10%、果仁料上涨5%、人力成本同比上涨约20%……几乎传统土月饼(即苏式月饼)所用到的各种原料,今年都迎来了历史上的最高价位。
“除了小幅提高月饼价格,企业更关注的是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让消费者吃上高性价比的义亭土月饼。”昨天,义亭月饼行业协会会长王义民告诉记者,当地月饼企业正在分两步走:一是抱团采购主要原材料,降低成本;二是陆续引进机械化生产设备,在“用工难”的情况下用规模化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
原料涨价:月饼企业抱团采购
“目前,猪油、大米和小麦粉这三种主要原材料已被纳入统一采购的名单。”王义民介绍,义亭的25家月饼企业基本上都加入了抱团采购计划。其中,猪油来自萧山,大米来自义乌本地的义宝农庄,小麦粉则由河南的一家企业供应。
据介绍,上述主原料均以协会的名义和供应商协商团购价格,和单家企业采购比较,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以义乌农庄的一级优质大米为例,如果市场采购,价格在每吨4000元左右,而团购价格为每吨3800元;往年,一家月饼企业所用的食用油一般只有二三十桶,由于采购量小,企业通常要经过好几道中间商才能拿到货,既没价格优势也无法保证及时供应,统一采购后,不但能降低生产成本,相关问题也不复存在。
“抱团采购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利于协会监督和保证会员企业的食品安全。”王义民介绍,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企业来说,提供优质食品也是提升品牌美誉度的关键所在。主原料统一采购后,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企业可以及时解决。而且,供货渠道的透明,有利于各企业掌握土月饼的利润空间,避免相互间打不必要的价格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各种原材料大幅度涨价影响,已连续三年没涨价的义亭土月饼今年不得不小幅调整销售价格。其中,传统白糖土月饼的价格涨至每筒(10个装)9元左右,椒盐、火腿和核桃馅料的土月饼涨至每筒18元,较去年分别贵了1~2元。其他口味的土月饼也有小幅上涨。
员工难招:企业添置设备代替人工
月饼属于季节性糕点,这一特点使义亭月饼企业在招短期员工时,比其他企业更难招到人。对此,不少企业主纷纷打起了用机械化设备替代人工的主意。
去年,义亭江超食品厂率先投入近7万元,购入一套流水线作业的机械设备。这种设备每一次下压压模,都会自动传送出一个同等大小的月饼坯。员工取下饼坯,在钢板上间隔放置后,可直接送入烤箱烘烤成成品。
据月饼制作师傅介绍,这套设备如果开足马力运转,一分钟可生产100多个饼坯。平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生产速度,一般控制在一分钟50个饼坯左右。由于操作简便,只要七八名员工就能开机生产,而采用手工制作,同等产量需要近20名员工才能完成。
前期,义亭供销社食品厂也一次性投入40多万元,购入两套月饼机械设备,一套用于制作广式月饼,一套用于制作义亭土月饼。
该厂负责人介绍,虽然安装了机械化生产设备,机制土月饼在口感上也没有差异,但只要时间充足,厂里仍会采用手工制作,以保证义亭土月饼的原汁原味。实在赶不上交货期,才会考虑开机生产。
“截至目前,义亭已经有14家企业上马了15套机械设备。”义西质监所所长龚旭东介绍,在招工越来越难的情况下,企业为了不损失订单,机械化作业替代传统生产已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