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超市买回来的蛋黄派,咬了一口后,吃出霉味,赶紧吐掉了。”张女士向本报反映,9月26日晚,她从南国超市(万福店)购买了一袋写着韩国风味的蛋黄派糕点,当晚拿回家后吃出了霉味,还发现部分糕点表面有大量黑点,怀疑存在质量问题。
张女士所买的蛋黄派
根据张女士提供的电脑小票和购买的蛋黄派糕点,记者看到,蛋黄派糕点外包装袋上标明生产日期是2011年7月1日,小包装上标明的保质期是180天。每个小包装的体积大小却不一,有的小包装里面气体鼓得胀胀的,有的是干瘪瘪的。记者拆开一包装发现,里边的糕点确实存在奇怪的味道。
张女士找出了一个表面已经出现黑点的糕点。她说,这是当时买回来后拆了发现的。
27日上午,记者随同张女士前往该商场了解情况。记者发现,和张女士购买的糕点属同一批次的商品尚在货架销售。张女士担心,万一糕点真的出了问题,消费者购买误食后,那后果不堪设想。见此情况,记者通知了当地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到场。
见执法人员和商场负责人在场,张女士当面掰开一个小糕点,发现糕点里边存在部分蓝黑点。
工商人员对货架上同一批次的糕点进行检查。工作人员表示,从货架上的糕点包装上看,并没有发现有过期商品。糕点究竟是否发生霉变,需要卫生部门有关鉴定。
商场一位姓朱的负责人称,他们超市销售的蛋黄派糕点没有任何问题,糕点出现黑点是属厂家生产烧焦所致。
经协商,店方表示,愿意退还糕点钱6.9元给张女士,并补助张女士乘坐公交车的费用。
店方这一表态,遭到张女士当面拒绝。她说:“我现在只希望你们本着为消费者出发的原则,下架同批次商品,待厂家检查确保安全后再销售。”
经再三协商,商场最后表示接受张女士的要求,暂时将同批次的糕点下架,待厂家检查后再作进一步处理。实习记者徐善应摄影报道
23日晚,海口市民李先生打进商报新闻热线反映:“我带着儿子在盐灶路一家蛋糕店买牛奶,儿子喝第一盒时发现已经变质,我返回该店买了一盒同款的牛奶,结果还是变质的。”
两盒牛奶都出现豆渣状物质
幼儿喝下变质奶制品
据李先生介绍,23日晚,他和妻子带着两岁的儿子在盐灶路浩典烘焙店内购买了面包和一盒艾森红枣牛奶饮品。平时特别喜欢喝牛奶的儿子喝了一半就没有再喝了,李先生的妻子觉得奇怪,就拿起剩下的牛奶自己喝了起来。“我喝上去感觉味道酸酸的,里面好像有渣。”李先生的妻子告诉商报记者。于是,李先生赶紧把牛奶倒出来,这一看让他吃了一惊,牛奶里面竟然有像豆渣一样的物质。
再次购买仍是变质牛奶
发现牛奶出现问题,李先生立即返回浩典烘焙店。“我又重新在店内买了一盒。”李先生说,他当时在售货员的面前,直接在一瓶新买的同款牛奶上插进吸管,倒出来发现跟刚才买的一瓶一样还是像豆渣。
记者在浩典烘焙店的收银台上看到,两瓶牛奶生产日期均为2011年7月7日,保质期为8个月,产品上标明开包前无需冷藏储存。
双方各执一词调解未果
23日晚11时许,海南艾森乳业有限公司团体零售部主任李世骁赶到现场,他看过两盒牛奶后告诉大家,这种情况叫水乳分离,属于个别情况。“比如说在运输过程中有老鼠咬,或者是针扎了一个孔漏气。”李世骁说,利乐包装外盒出现漏气现象也有可能,但目前此批次产品只接到这一例投诉。
在调解过程中,李世骁希望带小孩去医院做检查,但李先生希望艾森方面能够签订一份保证书,保证小孩从喝了这半盒奶起,两个月内胃肠道不出现问题,李世骁表示不能接受。
次日凌晨1时,在双方调解无果的情况下,西庙工商所符所长在厂方代表认定此产品为艾森公司生产的产品后,让厂方出具一份产品认定报告。随后,对两盒奶制品进行登记封样交给李先生,让双方到西庙工商所进行例行登记。
李先生表示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