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往年中秋节老人吃的月饼都是儿孙们买的,看起来很高档,但吃起来很难讨老人欢心。前天,青岛早报敬老精英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兴国路社区的10名空巢老人前往城阳,到DIY烘焙教室里亲手做月饼。老人们称自己做的月饼虽然卖相没有超市里的好,但口味不太甜,更加适合老年人吃。老人们还特意向糕点师要了“秘籍”,准备亲手做月饼给孙子孙女尝一尝。
节前带老人做月饼
“下个周日就是传统佳节中秋节了,我们爱心车队的志愿者们想带空巢老人亲手做月饼,给老人们留下一个难忘的中秋回忆。”敬老爱心车队的组织者张晴称,志愿者得知兴国路社区里有不少空巢老人,因为孩子工作太忙,中秋节没法跟老人团圆。空巢老人们表示,孩子们送来的月饼不合口味,反而成了老人甜蜜的负担。
志愿者特意联系了在岛城有10家门店的专业糕点制作公司必来客食品有限公司,由志愿者开车载着10名空巢老人前往该公司总部的DIY烘焙教室,让老人体验亲手做月饼的乐趣。“亲手做月饼能锻炼老人手眼脑的协调性,做出的月饼也更适合老人的口味。”活动组织者之一的王涛称。
为了让老人们更好地学做月饼,必来客食品有限公司派出专业糕点师手把手地教老人。“我们公司的员工组成了青春伴夕阳志愿者团队,之前经常给城阳的留守老人送糕点。我们也希望加盟早报敬老精英团队为岛城更多的老人服务。”必来客公司副总经理栾绍宇称,他们派出的糕点师不但经验丰富,而且性格开朗活泼,除了教老人做月饼之外,还能活跃现场气氛,让老人开心。
志愿者出钱又出力
记者了解到,参加早报敬老精英团队爱心车队的志愿者中约有一半是公交车司机,他们放弃了休息时间,开着私家车参与敬老活动。130路车司机高新洁和宋宗磊都是有8年以上经验的公交老司机,他们前天上午8时出发,开车到兴国路社区接空巢老人去城阳,整个上午都陪着老人做月饼,下午2时他们还要回车队正常上班,一直到晚上9时以后才能回家休息。中午送老人回家后,他们只能到路队找地方眯一会儿。
“必来客食品有限公司减免了老人做月饼的大部分费用,只收每人50元的材料费,10名老人的500元费用都是活动组织者掏的腰包。”112路车驾驶员张琪称,志愿者觉得只要老人能玩得开心,他们搭点时间、出点力没有什么。
大妈做月饼像包豆包
“大爷大妈,其实做月饼没有想象得那么难,跟在家里包豆包差不多。”在DIY教室内,专业的糕点师向老人们讲解着做月饼的窍门。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而且之前都没做过月饼,糕点师降低了DIY的难度,提前帮老人们准备好了面团和馅料。糕点师称,很多老年人血糖偏高,也不愿意吃太甜的食物,所以她替老人选了豆沙、莲蓉、椒盐黑芝麻和五仁四种馅料。大妈们平时在家经常做饭,试着做了一块月饼,马上找到了窍门,做出来的月饼跟超市卖的一模一样。老人们顿时兴趣大增,找不同的模具制作各种花样的月饼。有些老人还特意在月饼上增加了自己的创意,糕点师对此也是连声称赞。
大爷的月饼“露馅”了
78岁的范大爷跟74岁的老伴一起来学做月饼,老两口比赛看谁做的月饼又快又好。敬老志愿者和其他老人都帮两人加油打气,最终还是经常做饭的大妈技高一筹,而范大爷因为太心急,有一块月饼“露馅”了。范大爷称,自己和老伴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都很健康,两人每天都一起出门溜达三四里地。经过这番较量,两名老人对做月饼的兴趣更高了。糕点师告诉老人,做月饼跟包豆包不一样,虽然范大爷的月饼有点“露馅”,但烤的时候月饼表面还要刷上一层蛋液,口感一样好吃。
出炉的月饼香喷喷
做好的月饼被糕点师做好标记,送往烤箱烤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出炉了。老人们闻到月饼香喷喷的味,每个人都食欲大增,想要现场品尝一下。遗憾的是,糕点师告诉老人,刚烤出来的月饼表皮比较硬,一般需要等一两天之后,月饼馅料中的油渗透到表皮上来,月饼才最好吃。老人手工制作的月饼因为没有凉透,不能直接放到塑料袋里,存放时间不能太久,中秋节前后吃完最好。糕点师提供了精美的礼盒,让老人将亲手制作的月饼带回家,跟亲朋好友分享。
独居大妈跟团来散心
“我们老人跟儿女都要相互体谅,孩子们有工作要忙,不可能全天陪着老人,老人要想有个幸福的晚年,还要靠我们自己。”刘大妈告诉记者,自己的老伴今年去世了,女儿担心她孤单,搬过来陪了她一段时间,但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工作,还要照顾上学的孩子,很难频繁往家跑,她也能体谅。刘大妈称,平时她都是独自一个人生活,逢年过节心里确实不是滋味。这次听说早报组织做月饼的敬老活动,老邻居迟大妈帮她报了名,希望她跟着来散散心。刘大妈称,这次自己不但动手做了8块月饼,还跟一起做月饼的几名大妈交上了朋友,大家约好平时一起出来活动,相信她以后的日子不会再孤单。
询问“秘笈”回家做
“我想问问这个月饼馅是怎么做出来的,月饼皮摸起来油乎乎的,里面都放了什么材料。”活动结束时,大妈们围着糕点师和栾经理咨询,她们告诉记者,没想到做月饼这么简单,她们准备回去合伙买个烤箱,没事就聚在一起研究怎么制作月饼、蛋挞、饼干等食品,做给孙子孙女吃。栾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的DIY烘焙教室本身就有相关的培训内容,可以详细地教老人做月饼,他们欢迎老年人有时间继续上门学艺。
空巢老人希望不孤单
“我们之前只吃过月饼,谁也没有亲手制作过,这次尝试之后,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70岁的孙大妈告诉记者,自己做的月饼烤好后拿在手上,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瞬间涌上心头。她觉得参加做月饼的活动,不仅可以动手动脑,更丰富了自己的空巢生活,还让她结交了一群同样是空巢老人的“老伙伴”。她希望这种敬老活动能经常有,让她能“活到老 学到老”,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快乐。
“中秋节是团圆节,看到别人一家团团圆圆过节,自己只能等着孩子们的电话,我们这些空巢老人会觉得有点心酸。”空巢老人刘大妈说,她有退休金,不缺吃不缺穿,更不缺月饼,她缺少的是做月饼时的热闹和快乐。做月饼的活动让她感受到了过节的气氛,让她有一种幸福感,她希望以后逢年过节,敬老志愿者都能组织一些让空巢老人参与的活动,让他们过节不再孤单。
让爱心陪着老人过中秋
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青岛早报敬老精英团队组织志愿者前往老年公寓或者社区,为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表演节目,让他们感受到爱与幸福,让这个中秋节不再孤单。如果您有一技之长,如果您有敬老爱老的心,请拨打早报热线82888000报名,成为早报敬老精英团队的志愿者,在这个中秋节,用我们的爱心温暖空巢老人。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黄飞 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