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4类食品可免标保质期
免标保质期出于食品卫生安全要求考虑
“实际上,提出免除标注保质期,主要目的是从食品卫生安全要求的角度来考虑的。”黄明刚说,这是因为在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四类食品中,分别有不同的成分发挥作用,比如饮料酒中的乙醇,食醋中的有机酸,食用盐中的高盐,固态食糖类中的高糖,起到间接抑制微生物繁殖增长的作用。以食盐为例,食盐有一个重要的指标水分活度。水分活度表示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反应水与食品的结合或游离程度。通俗地说,就是被微生物所利用的程度,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环境的一个衡量指标,水分活度越高,金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就越容易生长繁殖。如果以1为单位,其水分活度在0.85以上的话,微生物就具备了生长繁殖的条件。
正是因为这四类食品本身的特性,标注保质期的意义不大,获得了免标保质期的“绿卡”。
不标保质期
不等于品质不变
黄明刚明确指出,可以不标保质期的食品,并不说等于永远保质。
在人们的印象中,尤其是白酒存放得越久味道就越香,陈年酒也一度成为厂家热炒的产品。业内较为统一的认识则是,不是所有的酒都可以无限期地存入,如黄酒、葡萄酒、红酒、果酒等都有保质期,低度白酒,尤其是32度以下的白酒,摆放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性能改变,失去白酒本来固有的特性。因此在200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中规定,葡萄酒和酒精度超过10%vol的其他饮料酒可免除标示保质期。
记者了解到,酒的度数是指酒中酒精的含量,含10%就是10度。几乎所有白酒都在10度以上;黄酒也有很大一部分在10度以上,比如绍兴黄酒,通常在15度左右;葡萄酒大多也在10度以上;米酒的酒精跨度很大,既有七八度的,如家酿米酒,也有近30度的,如广东米酒。至于啤酒上标的度数,实际指的是麦汁浓度,如12度的啤酒是用含糖量为12度的麦芽汁酿造成的,其实际酒精含量大约在三四度之间,按规定仍须注明保质期。
黄明刚介绍,不标保质期也要保证卫生安全要求,如果存放时间过长,保存不当,食品品质则可能会下降。
《规定》第九条中强调了食品贮藏条件的重要性,食品的保质期与贮藏条件有关的,应当标注食品的特定贮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