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微信失败案例分析

2014-04-18 21:572110

微信是个很有革命性的东西,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船票。既然坐上了移动互联网这条大船,它的一切就必须找到大船的着力点,自己成长起来,起码不要死去。

    就营销这个方向来说,微信有很多地方可以发挥威力,因为用户数实在是太大了,这种情况一般是营销人绞尽脑汁进行推广和传播,另一方面官方使劲禁止广告泛滥。就像当年的百度对搜索引擎营销人的态度那么暧昧,广告多了用户就烦了,广告少了,自己的钱就少了,这其中是需要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的。

    麦迪助阵微信

    营销人在微信上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最典型的就是微信公众账号了。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在微信上掘到了第一桶金,像程林峰、罗振宇等等就是自媒体中的佼佼者,当然更多我们没有听过的个人、企业也在闷声发财,因为这里机会实在太多。

    目前已经有很多微信公众号的大号,它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累积粉丝,当然有自己成功的运营之道。当然不成功的公众号会更多。本人虽然只运营着一个一般的公众号,但是从关注的几个公众号以及个人经验来看,很容易就发现一些非成功的号的特点。我为什么知道它们不成功?因为它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不再给我推送消息了,这就已经算是默默宣布死亡了吧。

    这些运营失败的教训有以下几个:

    1、把微信公众号当做微博来用

    微信打败了微博,所以微信替代了微博,这简直就是错误的。无论微信怎么横行霸道,微信始终是微信,微博始终是微博,没有谁替代谁的问题。微博只是沉淀下来了,并不是没有人用了。微信跟微博相比,起码有以下两个重要区别:

    a.微信是“推送”消息,而不是“展现”信息。微信是发传单,微博是LED大电视。一个是通讯工具,一个是媒体工具。

    b.微信粉丝之间是封闭的,几乎无交集,微博粉丝之间是打通的,起码可以相互观看和评论。微信是私聊,微博是广播。微博可以利用群体造势,微信不能。

    这两点区别是非常关键的,这决定了微信是传播+互动工具,微博是传播+公关工具。当然两者功能有重叠的地方,但是很多人就是忽略了微信的互动功能。

    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浪费,因为很多用户看待微信公众号的眼光,其实就是看待一个客服的眼光,问你东西你是要回答的,不然他们会慢慢远离你,尤其是在推送功能性信息而非普通资讯时,用户的回复通常需要你做出统计。在微信上的互动其实就是在线交流,这些聊天记录是不能给外人看。就像微博上的私信一样,问题是微信只允许你私信,没别的权限。

    2、推送时间无规律

    做SEO的人也知道网站能够持续有规律地更新会博得搜索引擎的欢心,微信推送直接面对的是人,更加需要有章可循,尤其对于忠实粉丝更是有这样的要求。消息推送不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每天没有固定的时间。微信推送时间应该相对固定,才能在粉丝脑中留下一点记忆,尤其那些忠实粉丝,甚至已经形成在某个时间段阅读你的信息的习惯。反过来,推送时间一天一变的很难笼络忠实粉丝。

    b.推送不持续。每天一条不是很麻烦的事情,但是要做到每天持续去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有少许粉丝基础的账户,不能做到每天坚持推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粉丝基础就会慢慢瓦解。每一个品牌印象的形成都应该有一个“脑白金式”的狂轰滥炸过程。

    3、缺少必要的提醒

    微信会打击提示转发等营销性伎俩,但是只要内容做得好,稍微提示一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站在增粉丝营销的角度,提示是非常有必要的。好内容在微信里面流传,也是一个增加微信活跃度和粘性的形式。

    但是有的公众账号就有点像某些机关单位,既没有明确的书面指示,又没有相关人员的提醒,给人一副冷若冰霜、高傲自大的感觉,这种地方,又有多少人情味?没有人情味,就跟微信的特性背道而驰了。

    微信的必要提醒有三个:一是关注提醒,这是最基本的;二是转发类提醒,比如告诉人们怎么转发,为什么要转发等等,这是扩大张力的需要;三是回复相关的提醒,比如回复什么查看哪个栏目的内容,回复什么可以得到什么好处等等等,这是提升内在粘着力的需要。

    4、图文信息太野蛮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得太快,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匆匆忙忙投入到移动大潮中。体现在公众平台上,就是野蛮地复制PC端的内容硬塞到手机端,导致移动端用户消化不良,造成上吐下泻悲惨局面。

    对于微信上面的图文信息要求,我们先不谈是什么,先看看几个手机端的实际问题:

    a.移动端主要工具是手机,手机比电脑屏幕要小得多,眼球聚焦点更小,所以更加耗费眼神,用户长时间盯着手机看会很痛苦。

    b.用户静静坐下来看手机的时间很少,通常是在走路、坐车、吃饭、同学聚会、上厕所等等,都是碎片化时间,这些时间看手机,使用的是浅层注意力。

    因此,为了尊重这两个现实,也为了自己的公众号不死翘翘,起码要避免以下几点:

    a.大段文字。看到字就头疼,往下翻得没完没了就想吐,这是很多用户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字一多,睡意马上就来了,再看下去手机就掉到地上了。所以,字一定不能多,如果字多,一定要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切记,用户看手机,就像坐车看路边的广告牌一样一扫而过。

    b.没有层次感。大标题—中标题—小标题—图片—文字,这是一般人扫描网页的层次次序,如果是一坨、一块的内容,没有从大到小的结构,用户查看的时候会有没法下眼的痛苦。

    c.没有图片。一张图片就是一个故事,胜过千言万语,这在PC端就是个真理,在移动端的饥渴程度就更强烈了。没有图片,就像吃饭没有菜,塞满了就恶心着走人。

    另外,微信图文内容,不一定就是图文,语音、视频等多种富媒体可能更能让人无法抗拒。具体可以参考大号罗振宇的微信“思维逻辑”。
 来源:人民网-通信频道

收藏 0
打赏 0
首家互联网蛋糕企业手乐电商挂牌新三板
1月11日,上海手乐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简称:手乐电商,证券代码:835491,成为我国互联网烘焙行业中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 

0评论2016-01-18456

烘焙家宣布获得英诺天使基金500万天使轮融资
近日,烘焙家创始人刘明哲向记者独家透露,烘焙家已于今年5月获得英诺天使基金500万的融资。2013年8月份进入海尔,并在海尔平台上创业,打造智能烤箱,后来转战

0评论2015-12-11632

面包是如何被“互联网+”颠覆的?
  “烘焙”无疑是一个让人垂涎的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烘焙食品行业销售收入预计达到5500亿人民币。烘焙行业拥有超高利润水准,同时市场增速巨大,年

0评论2015-11-23650

国内首款“爸妈专属月饼”上线,互联网营销好案例
 随着“微凉到秋”的节气渐近,国人又将迎来一年中秋团圆季。无疑,中秋佳节除了勾起游子对家的思念之外,节日营销成为各大月饼品牌一展拳脚的关键。据悉,作为

0评论2015-08-19439

广东月饼搭互联网+快车破冰全国
“今年形势会比去年乐观。”尽管近两年国内的中秋月饼市场出现萎缩,但对于今年行情,不少月饼品牌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却表示,市场或会回暖,2015年销售额计划

0评论2015-08-04382

烘焙达人创业做长沙首款“有故事的互联网蛋糕”
唱一曲小情歌或是道声祝福,录下来后连同自己的靓照一起发给蛋糕师,蛋糕师就会将视频或音频制成二维码,再用能吃的特殊“油墨”和3D糖纸,将高清照片和二维码打

0评论2015-06-26307

开家没有实体店的蛋糕铺,会是什么样?
IT时报首席记者 李栋2011年开始,北京的一家食品公司21Cake,开始尝试抛弃线下店铺与零售渠道,将供应链、厨房搬到线上的另类模式,并成功获得了联想控股的投资

0评论2015-04-07418